現代人體工學詮釋“明椅”的雙重性
以一個時代的眼光來看明式家具在人類造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明式家具的文化藝術神韻凸現,而所富含的“技術美學”原理也在情理之中。明式家具特別是明式椅非常注重家具的尺度和曲度的合理性,從而達到舒適感。比如明式圈椅等明椅中的“S”型靠背,與人體脊柱曲線驚人的吻合,人靠在上面的時候會因此得到休息。這一點很類似于現代人體工程學對設計的要求。以下讓我們了解一些人體工程學關于座具的使用科學。
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在環境中的解刨學、生理學、心理學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研究人-物-環境系統中的交互作用著的各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適)在環境條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環境里,如何達到最優化的問題。
相關閱讀:明式家具的功能與造型之美
按照人體工程學的原理,我們理解椅子的功能就是支撐人體的“坐”。當人體坐下來時,由于體內骨盆與脊椎失去了直立狀態下的自然平衡,軀干的結構就不能保持原來姿勢,椅子的坐平面和靠背傾斜便對于人體加以支撐,使骨骼和肌肉在人坐下來時能獲得合理的松弛,這就是椅子最基本的功能,而前面所述的明椅的“S”形靠背設計符合這一原則。
一般座椅的座面都有一些微微向后的傾斜,后傾的角度以3°~5°為宜。椅靠背用來支撐軀干,使背部肌肉放松,消除背部疲勞。通常靠背略向后傾斜,使人體腰椎獲得舒適的支撐面。在靠背與座面接觸部位最好有一定的空隙,以使臀肌不受帶擠壓。靠背的高度,一般上沿不宜高于肩胛骨,以肩胛骨的內角碰不到靠背為宜。明式椅的傾斜度比較適合人的背部依靠,做到既有休閑之用,更有提神之功。
在很多的明椅設計中不僅考慮到美觀的因素,更多的是在這些因素之中的科學,如明圈椅等扶手的曲線及靠手處的內斂也是考慮人的自然扶靠的需求,做到了線形的曲美和功能舒適的協調。搭腦的設計更是符合人的頭部依靠的需要,自然簡約且符合人的生理感受。在處理功能造型的同時也增添了搭腦這種很有特征的明椅的細部美感。
明式家具都采用自然的木材紋理,各種實木紋理不加漆飾或少加修飾,人在家具的觸覺上感到親切舒適,這樣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諧,達到心理的怡神作用。這些反映出明清工匠在家具設計時科學的思考。
我們用現代科學的功能尺度要求對明式座椅及肢體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明式家具在人體工學方面的合理設計,但是,每每用現代人的觀點來審視“明家”的價值時,一種回到明清時代的沖動迫使自己不得不感悟這背后隱藏的更為深層次肢體科學在座椅上的應用。
- 上一篇:古典家具的祥瑞圖案大全
- 下一篇:全球最銷魂的監獄,滑雪、騎馬、游泳樣樣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