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觸動、表達,在東莞孵化一種新的藝術認同 | 對話冷傳福
家,是一所私人藝術館;
家具,是一種傳情表意的媒介。
DAaZ,在家具與藝術之間的邊緣地帶不斷探索,品牌創始人冷傳福和他的設計團隊始終堅持自己的審美表達,以家具為載體,希望賦予家具更多功能以外的價值,為用戶打造一個像藝術館般的家。
“我們始終愿意去相信,物品本身是可以傳遞人的情緒、引發人的情感共鳴”,在訪談中,冷傳福將品牌一路走來的歷程娓娓道來:“人在造物、物為人所用,因此物成為了一種介質。它的造型、工藝等種種細節,以及外顯的整體性,便成了設計師、創作者的過往觀察、體驗、經歷的聚合與映射。”
在他看來,
家具及品牌的打造也是一種經驗分享的行為。
“設計團隊每年會去到很多地方,從異國他鄉的游歷感悟、到生活的點滴觸動,多體會、多體驗,進而收獲到一些能啟發自己、感動自己的點,慢慢地內化成為自己的基因。借由產品,再將這份直覺的體悟分享出去,期待他人也能獲得相似的感知。”
DAaZ的設計團隊,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轉譯者的角色,或是如冷傳福所言,一位“料理人”般的存在,將細碎、零散、不成形、來自四面八方的體會和經驗作為原料,投射在木料、石材、布藝等種種材料上,“烹制”出一道佳肴、甚至是一席盛宴。
然而,在強調個性的當下,眾口難調是意料之中的必然。“我們目前大部分所做的東西,可以說是從未見過的,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冷傳福坦率地承認,DAaZ一直保持著探索與試錯的狀態。
“在家具設計這個領域中,實際上是存在固有的公式、既定的標準。當品牌開始跳出舒適圈、做一些從未見過的設計時,內心也是有疑惑的;唯有不斷嘗試,不斷豐富對家具、對設計、對生活感知的理解,以及與外界保持對話,慢慢才開始積累起自信。”
外界的認同,無疑是篤定前行的助力。“每年的展會,就像是學生交作業、交考卷”,但對冷傳福而言,自我的認同或許占著更重的比例。
“(參展)結果也不重要了,因為本身這件事情是我們認定的、要堅持做的,只要足夠淡定、哪怕比較少人認同、欣賞,也依然會向前行走。”
從無人問津的摸索,到如今備受追捧、大放異彩,創立于2014年的DAaZ,在這段路上走了9年時間。“它是經過很多的折騰和掙扎的”,冷傳福表示,這個過程如摸著石頭過河,“像是在拍戲,我們只有一個劇本大綱,邊拍邊探索,一點點地拓展、豐滿,才更明確自己及品牌的下一步。”
延伸閱讀:趨勢 | 設計師都要看的「大宅」展,818東莞設計周將揭曉!
DAaZ早期的K系列家具,以白蠟木為主材,通過木材的天然紋理和形態表達一種不可復制的真實美。而在外界要開始認定DAaZ 為一個原木風、自然系品牌之時,DAaZ推出了全新家具系列E-edition,它以一種質樸憨拙的姿態改變了人們對于DAaZ的一貫印象。
“我們開始探索一種更純粹、更直接也更富有想象力的表達,就如孩童作畫時的狀態”,冷傳福的表述中開始融入了更感性的語調,大概全世界的父母在第一次看到孩子的畫作時,心頭都能感受到一股暖流,一種直擊內心的強大力量,那是一種孩童般的純真。
“這種富有情感的元素,是我們在研究的”。
從非洲原始部落的圖騰、巖畫,到前工業革命時期、乃至石器時代的手工藝成品,DAaZ將觀察的目光與體驗的維度,往橫向、縱向延伸,試圖從一個個具象實體中,提煉出更貼合人類情感共鳴、文明本質的表達,而這也成為E-edition的涵義所在,洗凈鉛華后的拙樸、復歸人性本初的純凈。
而今年3月發布的L-edition,“從字面意義上來講,L指的是layered,強調堆疊的層次感;而更深入的內涵,實際上類似一個社會最小的構成單元——家庭”,冷傳福描述到:L系列試著呈現一種”和而不同“的狀態。
如一個家庭中各個成員著不同的閱歷和背景,L系列是不同的材質工藝、形態及用途的家具,“它們各自扮演著各自的角色,然后呈現出一個融洽諧和的狀態,就像一個家那樣,是立體的、是有包容性。”
自然而然、緩慢而堅定地生長,是DAaZ當下的狀態,也透著一種認真扎根進土壤的力量感。而這一層土壤必然是肥沃且深厚的,“東莞是很好的土壤,整個家具產業集群無論是材料的豐富度、還是工藝的水平,都能給予好的想法、很好的成長土壤”,在冷傳福看來,DAaZ的能取得如今的成績,也有賴于東莞本地家具產業集群的支撐,“我也有時會覺得,DAaZ如果搬到其他城市的話,可能就未必能夠實現今天的一些成果了。”
的確,“東莞制造”對不少國內原創家居設計品牌有著強大吸引力。大概是,他們了解自己再“放肆”的創意,總能找到得力的輔助,也讓設計師得以更輕松地甩下包袱、將探索的觸角深入到更廣闊、更無垠的境地。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擁有著極為完善的家居產業鏈,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也是數一數二的;更為關鍵的是,東莞本地家具制造產業在技術研發、工藝創新方面的專研與提升,為家具新品研發、創意設計落地提供這更多的可能。據網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東莞市家具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累計超3,000項;其中,2022年專利申請量更是達到歷年新高,為504項。
板材類家具的精切、修邊、打磨、拋光,到金屬件的建模、澆筑、鏈接、拋光、拉絲等,家具不同構件從原料到成品的全周期工藝,在精益求精、不斷求新求變的工匠們手下,做到極致。
同時,家具制造產業上游供應鏈在東莞已實現聚合效應,根據相關工商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東莞注冊在案的家具相關企業數量超10家,覆蓋家具、家具原輔材料、五金、木工機械、板材等上下游全產業鏈及配套資源,相關產業人員高達數十萬人。
紡織品、木材、皮革、玻璃、金屬、塑料、海綿、大理石等眾多優質材料供應商如科一皮革、梵升昌皮革、天潤國際木業、鼎正木業、MOTOO摩圖、成壹家居、協成貝業、浩美繡花等,在東莞均開設分部或展銷中心。
“十四五”期間,東莞市政府也進一步加大對家具產業集群核心區的支持力度,市財政先后撥付1000萬首期資金,多級政府合力加強要素資源配置、專項支持產業發展。
從原材料采購、機械設備、零配件加工及供應、成品裝配到營銷、物流配送、咨詢培訓、設計及會展等,基本形成“研發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全產業鏈條,集群分工專業化水平較高、產業配套優勢愈發凸顯。
2022年11月,東莞泛家居產業集群更是首次上榜、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成為繼智能移動終端、智能裝備之后,東莞的第三張“產業名片”。
藝術,是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外顯;而從概念到實體的過程,正是東莞家居產業集群的完備配套、快速響應以及持續創新,為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提供了最為堅實的落地支撐。
正如DAaZ一直探索著家具與藝術之間尚未被挖掘的邊界,東莞家居產業集群的未來也將持之以恒地為這些探索的可能性,提供肥沃的土壤和豐裕的養料,實現最為可觀的落地成果。
《東莞奔跑計劃》,作為「2023東莞國際設計周」傾力打造的IP欄目,將視角聚焦東莞大家居產業的個體參與者,由點及面、還原創意與設計“絲滑”落地背后的脈絡與細節。
下期節目 - “與產品力賽跑”,將由慕冠家居創始人、創意總監章華先生,分享慕冠從臺州玉環到東莞厚街的“遷移”歷程。這家連續多年保持增長的家具品牌,從成品家具、到高端現代定制家居,如何以原創設計力、過硬產品力打動人心?四大品牌又是如何內外兼修、俘獲國內及26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青睞?
更多未曾披露的項目細節,
敬請持續關注!
//
2023年8月18-21日
東莞國際設計周
將帶來一場永不落幕的設計盛宴
與您一同探索最前瞻的設計趨勢